110年「知識饗宴-吳大猷院長科普講座」-「肺癌之精準防治」

  • 2021-09-02
  • 網站管理員
110年「知識饗宴-吳大猷院長科普講座」
課程簡介
肺癌為國人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根據衛生福利部2020公布資料,有9,629人(男性6,037人,女性3,592人)死於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癌症死因之首。臺灣菸害防制法自 1997 年實施至今已 20 多年,成年男性吸菸率從 1997 年之55%降至 2017年的27%,降幅超過一半,成效卓著,女性成年人吸菸率一直維持 3-5%,但肺癌的死亡率並未因此趨緩且仍持續攀升。國人肺癌明顯與西方人肺癌不同,有下列特徵:不抽菸肺癌比率高(53%) ,是女性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的且高女/男比例(1.2/1),以肺腺癌為主要型態(70%), EGFR(上皮細胞受體)突變高,占肺腺癌的55%,晚期(3+4期)病患比例高占65%。
臺灣這幾年積極推動肺癌之精準醫療和早期診斷,肺癌整體的五年存活率大幅提升,從15% (NTUH, 2009)進歩到53% (NTUH, 2020)。肺癌死亡率的改善並不是晚期肺癌基因檢測和精準治療(標靶、化療或免疫治療)的成果,而是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肺癌早期大都無症狀,因症狀而診斷肺癌病患75%已發生局部或遠處轉移。早期偵測早期治療是改善肺癌存活最有效的方法。
低劑量斷層(LDCT)掃描為目前肺癌篩檢最有效的工具,美國NLST研究證實,針對吸菸高危險群進行LDCT掃描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然而臺灣肺癌患者有一半以上不吸菸,歐美發展的肺癌風險預測和篩檢模式可能不適合應用於國人。
臺灣各大醫學中心在衞福部支持之下自2014起根據我們之前所建立之不吸菸肺癌風險預測模型來作為 LDCT 之篩檢對象(Taiwan Lung Cancer Screening in Never smoker Trial TALENT),至2019年共收案 12,011 名受試者,預計追蹤六年。第一階段共有395例接受肺部組織檢查或開刀切除,在313確診為肺癌病例(2.6%),遠比在美國針對重度吸菸者之NLST的LDCT研究第一階段 LDCT 的肺癌檢測率1.1%高。且我們發現的肺癌96.5%為有機會痊癒的第0-1期。
我們發現家族肺癌病史可增加罹患肺癌風險,我們也檢測不抽菸肺癌的相關危險基因並建立一風險指數評估公式,發現風險指數有助於預測肺癌罹病風險。我們也發現不吸菸肺癌可能原因和內因性DNA修復基因異常及環境因素有關,可提供國人肺癌精準防治及篩檢之重要參考。
講座資訊:
楊泮池院士/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及基因體中心合聘研究員

時間:9月14日晚間7時至8時30分
地點:本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B1C會議室。

報名方式(9月10日截止):
(一)曾以網路報名本活動者,於接獲邀請函後,點選連結即可進入個人專屬網址報名;報名截止日前,個人資料如有異動,請至該網址更新。
(二)首次參加者,請至網址:https://goo.gl/vbBJZq報名。

因應疫情注意事項如下:
(一)活動實體報名限80位,報名額滿即關閉系統。
(二)敬請配戴口罩,並配合當日會場各項防疫措施。

報名成功至現場參加者將提供:
(一)填答完成線上問卷禮品每人1份。
(二)學生憑證領取《科學人》雜誌過刊每人1本(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三)活動期間車輛進出必要時請向大門警衛出示活動報名成功通知信件紙本。
(四)公務人員簽到可獲得終身學習認證及研習時數1小時,教師1.5小時。

當日備有影音直播服務,網址:https://youtu.be/g4VBmfZbUEc
洽詢專線:秘書處吳佩香小姐,(02)2789-9726。